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壁生[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 处:《人文杂志》2018年第1期1-8,共8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摘 要:《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实录,其中的“夫子为卫君乎”一章,通过孔子与子贡的对话,表达了孔子对当时卫国蒯聩与公孙辄父子争国的看法,即孔子认为父子皆不正当。而在《春秋》中,孔子借此事明“不以父命辞王父命,以王父命辞父命”之义,则公孙辄是而蒯聩非。《论语》与《春秋》的立场差异,彰显了孔子对现实问题的判断与对立法原则的探讨二者之间的张力,而《论语》正是孔子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通过将《论语》中的孔子与《史记》中的孔子作对比,可以看出,《论语》是一本特定人群记录下来,且只针对特定人群的书,这一特定人群就是第一代经师。因此,在《论语》的世界里,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化,而且是对经师的教化。在《论语》中,关于孔子的一切言语与行为,都是孔子的言传与身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0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