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壁生

作品数:46被引量:14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经学《孝经》中国哲学孔子章太炎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门》《政治思想史》《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哲学动态》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郑玄的天下观被引量:4
《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5期30-38,共9页陈壁生 
经书对天下大小有不同的记载,许慎《五经异义》特别将这一问题列为经师异说。今文经学理解的“经”是常道,因此经书中的天下大小只有“方五千里”一种说法。及至郑玄遍注群经,对经书中涉及天下大小之文的注解,以《周礼》为本,重解《禹贡...
关键词:郑玄 天下 经学 
郑玄的“法”与“道”被引量:5
《中国哲学史》2019年第1期31-40,共10页陈壁生 
两汉今文经学将经书大义统一于孔子之法,及至郑玄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将《周礼》与《左传》纳入经学体系,对经书中的制度差异,郑玄理解为虞夏殷周制度的差别,因此,在郑玄的经学体系中,出现了不同的圣人之法。但是,郑玄的经注之中,并不着...
关键词:郑玄 圣人之法  
周公的郊祀礼——郑玄的经学构建被引量:6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40-48,共9页陈壁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学史(10ZD&058)
在郑玄的经学思想中,如何根据经文的记载,构建一个完整的周公郊祀祭天的理论体系,是郑玄经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郑玄通过发明经义,阐述了以"天有六天""郊丘为二"为主要特征的周公郊祀礼。而这一礼制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郊祀...
关键词:周公 郊祀 郑玄 
维新变法的文明史意义——“戊戌变法百廿年”之四被引量:1
《博览群书》2018年第9期23-27,共5页陈壁生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只有在历经长时段的历史演变之后,才能彰显其原初的意义,使后人得以窥知,它的发生与否,它的基本方向,都与后来的历史息息相关。在晚清民初时期,无论是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
关键词: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 意义 文明史 历史事件 历史演变 晚清民初 鸦片战争 
主持人语
《人文杂志》2018年第1期1-8,共8页陈壁生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实录,其中的“夫子为卫君乎”一章,通过孔子与子贡的对话,表达了孔子对当时卫国蒯聩与公孙辄父子争国的看法,即孔子认为父子皆不正当。而在《春秋》中,孔子借此事明“不以父命辞王父命,以王父命辞父...
关键词:论语 春秋 孔子 经师 
晚清的经学革命——以康有为《春秋》学为例被引量:7
《哲学动态》2017年第12期34-41,共8页陈壁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国今文经学研究"(12CZX033)的阶段性成果
在晚清文明危机的刺激下,许多经师重新回到经学,重建经义,以回应当时的文明变局。这场经学革命的表现形式,是以经学为基础,建立体系化的理论,康有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康有为通过排斥古文经典,将经学塑造成一套纯粹的"孔子法"。而且,康...
关键词:晚清 经学 康有为 《春秋》 
追寻六经之本——曹元弼的《孝经》学
《中国儒学》2017年第1期30-49,共20页陈壁生 
在晚清民初经学史上,曹元弼对经学的重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曹元弼的经学建立在郑玄经学的基础之上,特别重视《孝经》。他从《孝经》中发掘了'爱'与'敬',并认为从伏羲画八卦开始,便是基于人心所固有的爱敬之心,由此创制人伦,开创了文明...
关键词:曹元弼 孝经 爱敬 
追寻六经之本——曹元弼的《孝经》学被引量:4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37-46,共10页陈壁生 
贵州省贵阳孔学堂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在晚清民国经学中,曹元弼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曹元弼遍注群经,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学术体系。而在他的经学思想中,他通过注解《孝经》,为其经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继承郑玄的思想,认为《孝经》是六经之道的总汇。在曹元弼看来,六经之...
关键词:曹元弼 孝经 爱敬 
何谓“做中国哲学”?——陈少明《做中国哲学》评议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17年第8期119-126,共8页陈壁生 
在中国哲学研究中,如何体现中国哲学的中国性与哲学性,向来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陈少明先生提出"做中国哲学"的方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做中国哲学"强调从哲学史梳理转向直接面向现实生活问题的哲学创造。而在哲学创造中...
关键词:中国哲学 哲学创造 经验 经典 
朱子《孝经》学评议被引量:6
《哲学研究》2015年第10期45-54,129,共10页陈壁生 
朱子的《孝经》学为《孝经》学史上的一大转折。他的《四书章句集注》代替《孝经》成为五经的基础。正是由于朱子的理学立场,他不像汉代人那样从政治的角度,而是从个人道德的角度来思考《孝经》。这样,《孝经》中讲"孝"也不再是孔子立...
关键词:朱熹 《孝经》 《孝经刊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