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互主体性”观照鲁迅的博物学视野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涂昕[1] 

机构地区:[1]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18年第1期54-63,共10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鲁迅一生热爱博物学,对生物世界"共生""共同进化"及"相互主体性"关系的理解,成为他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鲁迅不仅用"相互主体性"来理解人与人(以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国家)、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还将这种思路化用在自我意识的内部,在作品中呈现出不同思想意识之间的交流、对话、质疑、争辩。在鲁迅看来,任何思想都不是从属于个人内心的主观意识,而是要成为超出自身经验以外的、可以与他者进行"对话"的"主体",从而获得充分的自由性和开放性。此外,鲁迅作品在感受自然、描绘自然的方式上,也表现出独特之处。

关 键 词:鲁迅作品 互主体性 博物学 观照 “对话” 共同进化 “共生” 思想资源 

分 类 号:I21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