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昕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博物学神思爱好张炜小说许寿裳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中文学刊》《文艺争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南方文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鲁迅对近现代博物图书的阅读与翻译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9年第11期32-42,共11页涂昕 
鲁迅对博物学有强烈的兴趣,并且将此兴趣贯穿了生命的始终。全面探讨鲁迅与博物学的关系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本文只谈鲁迅对近现代博物图书的阅读和翻译。一、矿物学鲁迅1898年进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又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
关键词:江南水师学堂 江南陆师学堂 博物学 图书 地质学 近现代 阅读 
鲁迅“博物学”爱好与“研索天然”、“冥契万有”之体验
《现代中文学刊》2018年第4期63-71,共9页涂昕 
鲁迅一生对"博物学"保持了浓厚的兴趣。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做植物学翻译和绍兴府中学堂教授"博物学"时期,辑录了大量中国传统"博物学"方面的书籍作为教学参考。为什么在接触了大量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之后,鲁迅还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来辑...
关键词:鲁迅 博物学 “本根” “神思” 
从“相互主体性”观照鲁迅的博物学视野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18年第1期54-63,共10页涂昕 
鲁迅一生热爱博物学,对生物世界"共生""共同进化"及"相互主体性"关系的理解,成为他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鲁迅不仅用"相互主体性"来理解人与人(以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国家)、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还将这种思路化用在自我意识的内部,在作...
关键词:鲁迅作品 互主体性 博物学 观照 “对话” 共同进化 “共生” 思想资源 
鲁迅的“博物学”视野与他的思想和文学——“中间物”的意识、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0期144-157,共14页涂昕 
本文由鲁迅一生喜爱"博物学"展开话题,试探讨"博物学"的视野对鲁迅有着怎样的影响,其中将重点探讨鲁迅的"中间物"思想,将生物、自然现象作为人世的参照以及思索万事需得其"全"等意识,并由此去逐步靠近鲁迅"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
关键词:鲁迅 博物学 “中间物”意识 
鲁迅与“博物学”中的“白心”、“神思”、“诚与爱”被引量:2
《南方文坛》2017年第5期88-92,共5页涂昕 
鲁迅1910年11月15日给许寿裳写信:“仆荒落殆尽,手不触书,惟搜采植物,不殊囊日,又翻类书,荟集古逸书数种,此非求学,以代醇酒妇人者也。”①其时鲁迅正在绍兴府中学堂教授博物学和生理学课程,
关键词:博物学 鲁迅 “神思” 绍兴府中学堂 许寿裳 生理学 
鲁迅“博物学”爱好与对“白心”的呵护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93-98,共6页涂昕 
"博物学"作为一种"异端思想资源",是鲁迅持续终身的爱好;"博物学"中所包含的"纯白之心",尤其为他所看重。他每每将希望寄托于未被污染的孩童身上,一生都对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有留意,也正出于对"白心"的呵护。鲁迅在翻译童话时,对其中...
关键词:鲁迅 “博物学” 白心 
放歌天地间,折得数枝花——漫谈散文集《八九十枝花》
《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6期80-86,共7页涂昕 
一 沈书枝的散文集《八九十枝花》,大致可以算一部“乡土生活回忆录”吧。很多喜爱书枝的读者,说她的文章有周作人、废名的味道,又深受沈从文、汪曾祺的影响;再往上寻溯,承续的更是中国古典的散文传统。这样的追述家门,诚然是不...
关键词:散文集 天地 现代文学史 乡土生活 散文传统 中国古典 古典文学 传统诗文 
生机勃勃的穷人族、魔鬼族和大地型人物——分析张炜小说中的几种人物类型
《南方文坛》2012年第1期131-134,共4页涂昕 
严锋在分析张炜小说的神话结构时,将张炜笔下的人物谱系还原出三种最基本的神话人物原型,在这里我想借用他的这种分类方法(当然,所有的分类都是对原本丰富立体的人物的简化,这里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不得已而为之):
关键词:人物类型 张炜小说 穷人 大地 魔鬼 神话结构 分类方法 人物原型 
从传记到电影的《弗里达》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12期137-138,共2页涂昕 
电影《弗里达》海登·赫雷拉有着非常准确的理解:"墨西哥有自己的文化承传,有自己的神话和魔幻,因此就不需要来自国外的幻想。"
关键词:电影《弗里达》 海登·赫雷拉 文化体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