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葛敏辉
机构地区:[1]浙江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出 处:《小学教学(数学版)》2018年第1期48-50,共3页Primary School Teaching
摘 要:数学对于儿童来说不应该是冰冷不可亲近的,只要我们教师走出“生产教学”的怪圈.将儿童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突出基于学生经验和理解的数学教学,就可以使学生在主动寻求和积极构建中完成对数学意义的理解,从而实现苗木般“生长式”的自我创生。那么,作为“信息重组者”“学习指导者”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该如何进行点拨和催化,帮助学生实现内化和生长呢?
关 键 词:学生经验 数学课堂 实践探索 生长 小学 生产教学 数学教学 数学意义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