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会玲[1]
机构地区:[1]陕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出 处:《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4年第8X期57-58,共2页
摘 要: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是制约其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要求自己的学生“每事问”,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于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以及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养成了学生怯于标新立异的从众心理,学生在经历了教育过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结论并形成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的心向。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提倡、不鼓励、不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视学生为问题的应答者。从而挫伤了学生的求异精神,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书本知识,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和考证,问题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创新意识明显不足。笔者结合物理教学分析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因素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