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大鹏[1] 刘亚平[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徐州市睢宁高级中学

出  处:《福建中学数学》2018年第4期10-13,共4页

基  金: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数学理解动态生长模型”指导下高中数学理解性学习实践研究(立项编号为D/2016/02/1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一般意义上说,创造力是在人的心理结构整体背景和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所实现的向社会提供的具有首创性和社会价值的产物的综合能力[1].发现和发明是创造力的主要表现.对基础教育而言,什么是创造呢?教育家刘佛年指出:“只要在学习中,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些,不要看得太神秘.”在2000年教育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会上,罗增儒教授曾把“教育中的创造”概括为:“无中生有是创造,有中生新是创新”.

关 键 词:高中数学教学 创造能力 学生 培养 基础教育 社会价值 心理活动 主要表现 

分 类 号:G633.6[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