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理论在《黄帝内经》英译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文林[1] 李知宇[2] 宫齐[2]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510515 [2]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510632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年第8期1146-1149,共4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2014年广东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F150029)-<黄帝内经>多种译本的批评研究

摘  要:佛经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最早的翻译活动,对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我国古代佛经翻译中比较著名的翻译思想有支谦在《法句经序》的翻译观、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鸠摩罗什的"意译"思想、彦琮对译者提出的"八备"要求、玄奘的"五不翻"以及格义、合译等。从支谦和道安所强调"翻译的不易"、支谦的"不加文饰"、道安和鸠摩罗什翻译思想中所涉及的"读者可接受性"、鸠摩罗什和彦琮所指出的"译者素养"、鸠摩罗什和玄奘关于音译的论述以及格义、合译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理论在《黄帝内经》英译研究中的应用。

关 键 词:佛经 翻译 《黄帝内经》 英译 

分 类 号:H31[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