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植物隐喻意象英译的难点及解决策略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覃芳芳[1] 陈述军[2]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2]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出  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70-175,共6页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大中华文库>外译典籍的汉英对照匹配研究"(项目编号:16BYY030)

摘  要:中华典籍英译中意象的转换,历来是翻译的重点与难点。以《诗经》为例,其中存在大量具有隐喻意义的植物意象,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艺术性。植物隐喻意象翻译的优劣与《诗经》翻译的整体质量和艺术效果息息相关。植物隐喻意象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对于译者而言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以理雅各和汪榕培的两个《诗经》英译本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两名译者处理植物隐喻意象的翻译策略,指出在翻译中华典籍中的意象时,由于语内和语际差异造成了理解的难点,译者有必要在考证的基础上,用深度翻译方法再现原作的隐喻意义和审美价值,实现视域融合。

关 键 词:阐释学 《诗经》 植物隐喻意象 深度翻译 

分 类 号:I0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