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鸿承[1] 刘征宇 Zhou Hongcheng;Liu Zhengyu
机构地区:[1]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杭州310018 [2]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
出 处:《浙江学刊》2019年第5期39-46,共8页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2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早期中国饮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研究(1500-1700)”(17CSS015)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伴随着大量中国饮食文献东传日本,二十世纪以来海外学术界对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本文通过审视百余年来日本国内饮食文化研究的变迁历程,从"料理"、"饮食史"以及"饮食生活"三大主题出发,认识到日本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具有研究内容纵深化、研究范围扩大化、研究理论交叉化、研究方法多样化四大特征。日本经验为我国的饮食文化研究提供了以下启示:第一,应避免一味按照断代史研究范式理解专门史,断代史观指导下的饮食专门史研究容易使研究者忽视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思想流动。第二,不应忽视对微观生活的考察。大众日常生活寄寓着我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方向,饮食文化渗透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第三,"海外有关中国饮食文献整理与研究"等极具全球化视野的研究议题将成为新的研究动向。此外,思辨式和开放式的研究视角、跨学科的交流互动,有助于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朝着更加专门化、系统化和逻辑化的方向前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