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写作:事物说明文写作拨乱反正的关键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源 

机构地区:[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出  处:《语文学习》2019年第10期55-59,共5页

摘  要:民国时期,随着白话文进入语文教材,语文教育家们以西方的文体分类知识体系为基础,构建了我国现代写作教学知识体系.其中,影响及于今日的,是叶圣陶、夏丏尊诸位先生提出的“文体四分法”,即把文章分为记述文、叙述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当下采用的“文体三分法”——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只是因为记述和叙述的成分常常混合在一篇文章中,有时难以分出主次,而把记述文和叙述文笼统地称为记叙文.应该说,在“包举”“对等”“正确”分类原则下分出的四大文体,各自的内涵和外延是清晰的.但是,以事物为对象的说明文写作却常常被异化成了记述文写作.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是什么?

关 键 词:说明文写作 研究性写作 拨乱反正 事物 文体分类 知识体系 语文教育家 民国时期 

分 类 号:G633.34[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