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评估·说明·自我校准——高三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策略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玲玲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19期28-32,共5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基  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家国情怀素养培育的中学历史主题式学习模块群的开发与实施”(课题编号CDDB192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批判性思维是指以发现、质疑为基础假设,检查事实的准确性和逻辑一致性的思考方式。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已有四十余年,并形成了三种取向——哲学取向、心理学取向和教育实践取向。就教育实践而言,我们可以从两个视角思考批判性思维的价值,其一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即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自我校准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其二是批判性思维气质,即质问以及勇敢且公正地寻求问题答案的一贯性态度⑴,批判性思维气质是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态度。

关 键 词:批判性思维能力 养成策略 实践取向 逻辑一致性 高三历史教学 哲学取向 过程和方法 心理学取向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