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探究性作业,促课堂结构转变——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宁 

机构地区:[1]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锦屏中心小学

出  处:《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9年第12期15-18,共4页

基  金:教育部全国“十三五”规划课题《发展高阶思维的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FHB180591)

摘  要:"圆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板块中一节经典的概念课,综观各版本教材内容的编排,结合常见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在该节课的学习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问题分析]问题1:涉及知识要点繁多,课堂结构零散.本课中学生要认识圆的外观特征,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直径半径的关系与特征,知道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等等.整节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也较为零碎,因此,在课堂中很多环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往往由教师一一推动,显得比较生硬.

关 键 词:课堂结构 图形与几何 概念课 外观特征 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 探究性作业 小学阶段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