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风格的异化与自由——《飞鸟集》的译作赏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淼[1] 张红佳[1]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4

出  处:《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1期145-145,共1页

摘  要: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条件下,文学作品尤其是本身带有浪漫气息的诗词,带给读者的感受必然各有不同。一方面,源于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与译者的诠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不同时期对于同一部作品的翻译,也会带着较为明显的时代符号。著名文学家泰戈尔的诗集《飞鸟集》汉语译作,长久以来,一直备受青睐。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诗歌新译,让这部文艺气息浓厚的诗集又一次成为了读者群的关注焦点。本文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就译者翻译风格的个性化对译作的影响为切入点,对《飞鸟集》译作加以赏析。

关 键 词:译者风格 《飞鸟集》 赏析 

分 类 号:I106[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