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亮[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江海学刊》2020年第3期185-193,共9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韩非子》研究史”(项目号:17CZS064)的阶段性成果;北京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学术思想专题研究”(项目号:201904)和北京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韩非子专题研究”(项目号:SKHX2019392)的资助。
摘 要:司马迁《史记·韩非列传》将韩非"归本于黄老",其作法理由涉及韩非子的派别归属,为韩非子思想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基础问题。司马氏父子所谓的黄老、道德家皆未有确切的内涵与外延,却有鲜明特征,如将"道"作为各类治术的客观依据,将"虚无""因循"作为从治身到刑名的高级原则等。这些特征《韩非子》同样具备:其"道"思想中彰显或蕴含的"虚无"与"因循",实为统摄各类刑名法术的高级指导原则。这或许就是司马氏将韩非子"归本于黄老"的理由。韩非归本黄老一说在汉代"黄老"的优势为儒学所取代之际衰落,《韩非子》归入所谓"法家"的作法继而兴起。此一过程包涵着某些《韩非子》研究史上影响甚为深远的转变:如韩非学说内部结构中,先前被置于治术领域较低层级的"法势术"思想,逐渐成为韩非"政治思想"的所谓"中心",等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8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