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象到意境,探究古典诗词教学的起点和落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知识的择定与建构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静 

机构地区:[1]广东深圳市宝安实验学校

出  处:《中学语文》2020年第17期28-35,共8页

摘  要:第一部分文本解读综述中秋词兴起于北宋,后绵延数代。在中秋词的发展过程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谓是其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首。前有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后有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若屯田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古往今来。

关 键 词:《水调歌头》 教学知识 古典诗词教学 《人间词话》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秋词 文本解读 东坡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