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性与超越时间性的美学建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晓彩[1] 

机构地区:[1]河北工程大学

出  处:《中国图书评论》2020年第10期107-113,共7页China Book Review

摘  要:张晶教授最新力作《偶然与永恒: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的建构意义》(以下简称《偶然与永恒》)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当代文艺美学学科建构”走向历史的深化。“偶然”与“永恒”这组用来指称时间性的视角是审视并阐释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文艺美学建构意义久违且内在的深层需要,不仅是因为这一视角有助于回溯到文艺审美“当时的”体验性现场,复活审美感知的在场状态,更因为审美主体“内时间”意识的超越性,使得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得以在“现时的”价值观照下穿越时光,活在当下,通往未来。

关 键 词:审美感知 体验性 建构意义 文艺美学 中国当代文艺 时间性 文艺审美 美学精神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