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玮
机构地区:[1]许昌实验中学
出 处:《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21年第3期71-71,共1页Henan Education
摘 要:在讲授概念和知识应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实际问题情境中,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引入数学概念、解决方法和数学思想。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一谈如何从实际问题出发,寻找数学的本真。案例1: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是高中第一个数学概念,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课本上集合的定义为:“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集合。”要理解集合的概念,就首先要明确元素的特性。结合之后要学的韦恩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实际生活的例子,如竹筐里的全部小鸡,从中抽象出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