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学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词语隐含义的几种有效方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家慧 

机构地区:[1]贵阳市观山湖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出  处:《贵州教育》2020年第24期25-27,共3页

摘  要: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汉字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学表现方式。打通了文字,才可以触碰作者的内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课标(2017年版)》要求学生能敏锐地感受文本或交际对象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征,迅速判断其表达的正误与恰当程度,察觉其言外之意和隐含的情感倾向。对文学文本的解读,离不开对词语隐含义的解读,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解读方法。

关 键 词:中学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 文学类文本 思维工具 情感倾向 隐含义 解读方法 交际对象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