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术型课堂的历史解释素养落地策略探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艳芳[1] 

机构地区:[1]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511300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年第3期37-39,共3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基  金: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高中历史学术型课堂的教学范式建构与实践研究”(编号:20181174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学术型历史课堂即采取一定的史学研究方法研读史料,在体验和感悟历史真谛中培养学生史学素养的课堂。徐蓝教授认为,"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历史解释是以时空观念、史料证据和历史理解为支撑和基础的,是认识历史和学好历史的关键……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要求,也是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看法的主要体现"[1]。学术型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历史解释"素养落地且具有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应从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放在特定时空框架中、以可信的史料为基础、以家国情怀为价值取向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关 键 词: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课堂 学术型 策略探讨 时空框架 史学素养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分 类 号:G633.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