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 [2]北京市大兴教师进修学校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2021年第4期50-52,共3页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基 金:北京市一般课题“初中生历史学科审辩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DDB192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审辩性思维"是20世纪,随着"Critical Thinking"传入中国而逐渐提出的。谢小庆教授把审辩性思维(或审辩式思维)高度概括为12个字: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其突出特点表现为: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凭证据讲话;善于提出问题,不懈质疑;反省自身的问题,对异见保持包容的态度;认识并理解一个命题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概括化范围;直面选择,果断决策,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和责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