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辩性思维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红梅[1] 王辉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南校区 [2]北京市大兴教师进修学校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2021年第4期50-52,共3页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基  金:北京市一般课题“初中生历史学科审辩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DDB192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审辩性思维"是20世纪,随着"Critical Thinking"传入中国而逐渐提出的。谢小庆教授把审辩性思维(或审辩式思维)高度概括为12个字: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其突出特点表现为: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凭证据讲话;善于提出问题,不懈质疑;反省自身的问题,对异见保持包容的态度;认识并理解一个命题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概括化范围;直面选择,果断决策,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和责任。

关 键 词:概括化 审辩 异见 历史教学策略 性思维 论证观点 包容 突出特点 

分 类 号:G633.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