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伍晓琪 丘诗盈 杨一格 李浩然 陈思宇[1] 曾文婕[1] 黄甫全[1] Wu Xiaoqi;Qiu Shiying;Yang Yige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德育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中心,广东广州510631
出 处:《教育导刊(上半月)》2021年第5期31-39,共9页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3批特别资助(站中)项目“AI教师主讲型课堂师生适应性研究”(编号:2020T130231);华南师范大学校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AI教师主讲课程开发模型建构研究”(编号:2019WKXM012)。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智能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学校也开始建设智慧学习环境。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教育精准扶贫,AI教师势必将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投入使用。研究采用问卷法在我国广东、海南、云南、江西以及内蒙古等地,对乡村教师样本被试施测,借助SPSS进行信效度分析和描述统计以探索乡村教师的AI教师接受度,并通过Amos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探索其影响因素及其路径。结果表明:(1)乡村教师对AI教师具有较高的接受度;(2)影响乡村教师对AI教师接受度的直接因素有社会影响、自身态度和感知易用性;间接因素包括感知社交性和感知享受性。这对我国教育智能化研究与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分 类 号:G40-057[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