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小说《红字》汉译研究--以余士雄译本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海燕[1]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省210037

出  处:《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1年第8期160-161,113,共3页Popular Science

基  金:2017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小说《红字》的文学语用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SJB0131。

摘  要:小说《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本文立足顺应论视角,对余士雄的中译本进行研究,从语境关系的顺应和语言结构的顺应两个角度分析原文和译文。余士雄的译文在上述两个方面做出了动态顺应,采取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不仅顺应了原文的意思,也顺应了汉语读者的认知、汉语的特征和汉语语篇的叙述思维模式,向汉语读者再现了这部经典之作。

关 键 词:顺应论 《红字》 语境关系顺应 语言结构顺应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