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雅[1] 谭功哲 Wang Ya;Tan Gongzhe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哲学院
出 处:《世界哲学》2021年第5期118-124,共7页World Philosophy
摘 要:维尔戈在《早期中国哲学中的情感》(The Emotions in Early Chinese Philosophy)一书中指出,"兼爱"并非墨子不切实际的愿望,而是体现了墨子对"爱",特别是有差等的爱所产生的问题的洞察。差等之爱虽然能够使人推己及人,并因为爱的直观且具体的动机而更具有实践性,但存在着爱者为了被爱者而损害他人福祉的可能,从而会导致对普遍之爱的不义。因此墨子认为必须建立统一的准则以节制造成不义的私欲,才能实现"兼爱"。墨子的"兼爱"准则建基于"众人所同见、众人所同闻"的共同经验,因此具有普遍性;同时,墨子通过对不同情境中经验事实的类比,探究事物的规律,抽取正确的准则,实现对经验的超越。在"兼爱"的准则下,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有着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困境,应视每个人为人类共同体中的一部分,将有差等的爱转化为广泛、无私的"兼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