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碧莲[1] 张欣欣[2] 韩悦[2] YAO Bilian;ZHANG Xinxin;HAN Yue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全科医学科,上海200025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病毒研究室,上海200025
出 处:《内科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5期354-358,共5页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Concepts & Practi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2002126);广慈卓越青年培养计划(项目编号:GCQN-2017-B20)。
摘 要: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 disease,WD),是由于ATP酶铜转运β基因ATP7B[1-2]发生变异、造成体内铜代谢紊乱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基因的致病变异导致ATP酶的功能缺陷或丧失,造成胆道排铜障碍,大量铜蓄积于肝、脑、肾、骨关节、角膜等组织和脏器[3-5]。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携带者频率为1∶100~1∶90,流行率在1∶40000~1∶30000之间[6]。
关 键 词:肝豆状核变性 基因突变 临床表型 ATP7B基因 基因诊断
分 类 号:R742.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