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蒯正聪
机构地区:[1]安徽省合肥北城中学(东校)
出 处:《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年第11期37-40,共4页Digital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基 金: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微课在语文阅读教学重难点突破中的应用研究”(立项号:AH20190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微课之"微",从其诞生一开始就容易被简单地定义为目标、内容、过程、作用和意义的"微小",常被惯性的思维和行为诠释成"碎片化"。由于教师课程思维的浅视和短视,微课之"微"容易被浅表化理解,教师也容易对微课的理念产生先入为主的错位理解,在设计和运用它时存在认识不到位、实施不对位、评价不就位的情况。这掩盖了微课的"课"的功能和价值,妨碍了教师对微课在课程层面建构和创新的力度.
关 键 词:同课异构 微课程 课程思维 先入为主 功能和价值 碎片化 浅表化 设计和运用
分 类 号:G434[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3[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2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