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书峰 TIAN Shu-feng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哲学系(广州)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1年第6期61-67,共7页Studies in Ethics
摘 要:对苏格拉底来说,"德性即知识"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结论就是:德性是可教的,因为德性的知识本质决定了德性是可教的。但是,苏格拉底所理解的德性的"可教"与智者所理解和实践的德性的"可教"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因为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德性的教授并不是一种如智者们所说的技术性的知识兜售或转运,相反,苏格拉底在《美诺》中通过"回忆说"提出,德性是可教的与知识源于人的内在本性并不冲突,而是并行不悖的。德性的可教性在于教育者通过与学徒的活生生的问答式对话和交流帮助他回忆起已然存在于自己心灵中的德性知识,这也就是"λ.γονδιδ.ναι"(给出原因性的解释)的过程。如此,学徒能够从游移不定的模糊意见状态进入到稳固不动的明晰知识的状态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