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湛晓白[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文史知识》2022年第4期35-40,共6页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中国时间观念再研究--以时间新名词新概念形成和传播为中心”(项目编号:16YJC77003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众所周知,“时间”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词语之一,今天我们对时间的认识已远超古人的敏感。然而,晚清时,“时间”一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口语词语,它更多地是出现在书面语言之中。事实上,“时间”一词在近代中国经历过一个语义重塑的过程,这个过程从语言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可谓意蕴丰富。鉴于目前语言学和历史学者对此尚未有专门探讨,本文尝试着对此一语词变迁的过程做较为细致的考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