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的感恩品质在学校的土壤中生长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辛绪坤 杨淑萍[1]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大连116029

出  处:《基础教育研究》2022年第7期14-16,共3页Basic Education Research

基  金: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媒体时代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所面临的复杂境遇及其教育应对研究”(19YJA880072)。

摘  要:感恩品质是青少年基本的道德品质。但当前受某些因素影响,部分青少年重“索取”,轻“回报”,无“施惠”。学校本应是青少年感恩品质培育的引导者、推动者,但学校在当下感恩教学实践中却存在感恩教学化、活动模式化、主体真空化的现象,这些都对青少年感恩品质的自主建构产生了一定的负效应。对此,学校应“整合优质显性隐性资源,把握青少年感恩品质培育的切入点;提升榜样正面辐射功能,发力青少年感恩品质培育的关键点;利用双面平台开展实践,找准青少年感恩品质培育的着力点”,以帮助青少年自我建构感恩品质,实现感恩自觉。

关 键 词:青少年 感恩品质 道德教育 

分 类 号:G40[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