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别文玲
机构地区:[1]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
出 处:《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4期139-141,共3页
摘 要: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模块编入了关于汉字文化的文章——《奇妙的对联》。遗憾的是因为学生存有畏难心理缺乏兴趣,因而很多语文教师感觉教学吃力效果甚微,于是对“梳理探究”不重视甚至完全忽略,结果导致绝大部分高中学生对对联知识知之甚少,不会张贴,分不出上下联,更不要说拟写。如此优秀的文化,为何沦落到如此凄凉的境地?笔者认为和许多老师不能将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