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作品数:369被引量:33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殷平善白兆麟苏培成谭睿陈绂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丽水市社科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循化厅的汉语汉字使用与中华文明统一性建构
《青海民族研究》2024年第4期222-228,共7页魏梓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共同历史记忆塑造与清朝的‘中国’认同建构研究”(批准号:22XJA850002)阶段性成果。
语言文字统一对于国家一统至关重要。清末循化厅汉语汉字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工具功能和文化象征力均有显著增强,客观上有利于清朝通过文化统一巩固“大一统”封建王朝的权威性、加强地方管理和民族治理、促进西北边疆与内地的交往交流...
关键词:清末循化厅 汉语汉字 中华文明统一性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措施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4年第10期0105-0108,共4页李晓东 王晓婷 
北京联合大学2024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文化融入的课程建设”(JG2024Y002)。
随着全球对中文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中文国际教育的教学方式备受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汉字教学在注重语言表达和沟通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汉字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汉字,承载着丰厚的历...
关键词: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 传统文化 对策探究 
《汉字(英汉对照)》出版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2024年第3期63-63,共1页张立萍 
一本书读懂汉字,感受中国文化满足语言、文化学习双需求《汉字(英汉对照)》是外研社中国主题类产品,由著名语言学家冯志伟先生结合多年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与詹宏伟博士共同精心撰稿。本书以中英对照的形式,主要讲解了汉字...
关键词: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冯志伟 英汉对照 中英对照 会意 指事 笔顺规则 外研社 
溯源汉语字词 讲好文化故事
《新华月报》2024年第18期78-82,共5页王云路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语和汉字的维系。我们研究汉语汉字、溯源探流,正是能够印证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关键词:汉语汉字 溯源 文化 正确性 形成和发展 中华民族 
全身反应法在儿童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广东教育(职教)》2024年第7期92-93,共2页刘绮洵 
一、引言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是由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詹姆士·阿舍尔(James T.Asher)创始的一种教学方法。全身反应法以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强调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在全身反应法的教学过程中,先操作...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 有意识记 行为主义心理学 身体动作 活跃课堂 无意识记 记忆痕迹 人本主义心理学 
字源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教学探究
《汉字文化》2023年第3期93-95,共3页谢林 田兴斌 
铜仁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专项项目“田兴斌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导师工作室”(编号:tyxkxm[2018]15号)的相关成果
汉字教学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中语言要素教学的重要部分,对教学法的系统探讨成果却比较少,尽管现有的汉字教学方法有许多,但在本体研究和主体研究上,既符合汉字演变规律,又符合学习规律的汉字教学研究却很少,因此,汉字字源教学法能够满足...
关键词: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 字源教学法 
文化寻根:从汉字看“文化”
《半月选读》2023年第1期18-20,共3页李梵 
在汉语汉字里什么叫“文”,概括起来,有以下含义:第一,指文雅,常和“质”或“野”相对立。也就是人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论语·雍也》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就是说,在孔子看来,“文”和“野”是人类的两...
关键词:主观努力 文质彬彬 文化寻根 汉语汉字 行为表现 文胜质则史 客观存在 人的行为 
“食”部字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135-138,共4页王晓月 
对外汉语教学自上世纪 50 年代起便蓬勃发展至今,而对外汉字教学真正开始重视并发展,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受二语习得理论的影响,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常常受到忽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起着根基性的作用,教好汉字也对传播中华文化有...
关键词: 美食文化 偏误分析 留学生 
“法语保护主义”引发的对汉语汉字地位的思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131-133,共3页杜晨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经济实现了繁荣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不断提升。但是与此同时,我国汉语汉字的地位受到英语的冲击,人们的汉语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近些年来,经常出现博硕生汉语写作水平达不到及格标准的报...
关键词:法语保护主义 汉语汉字 地位 
语言的规定性——西方学者关于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学之关系的早期思考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22年第8期5-15,共11页方维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早期中国文学史纂及其影响研究”(批准号:14ZDB086)成果。
自利玛窦等人起,汉语模棱两可、语焉不详之说延续了数百年之久,其间伴随着对“中国思维”之精确性和逻辑性的怀疑。鉴于语言的规定性即调节思想程序的功能亦从一种语言所具有的表达可能性出发,西方人曾长期认为,独特的汉字与汉语的句式...
关键词:审美习惯 语言表达方式 洪堡 卫礼贤 德国人 模棱两可 汉语汉字 特殊构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