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境界”: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的新理学同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学勤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8期63-65,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1949年以前的冯友兰对儒学中的“神秘主义”持肯定态度,构成他后来提出的“天地境界”的前提。其源头是王国维1904年于《孔子之美育主义》中惊鸿一现的“曾点之乐”,此乐亦为中国现代艺术形上学之顶峰。不同于陈来对“神秘主义”的否定以及对李泽厚“情本论”的批评,以心学为宗的牟宗三曾对“曾点之乐”持警惕态度,后经对勘并吸收康德美学,最终转变为“即真即善即美”的归本式肯定。

关 键 词:天地境界 康德美学 新理学 形上学 牟宗三 李泽厚 冯友兰 中国现代艺术 

分 类 号:B26[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