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之辩看唯物史观的培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俊全 陈冀丽 黄小娜 

机构地区:[1]南宁市第三中学 [2]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2022年第10期48-50,共3页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基  金: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迷思概念转化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1B245)的研究成果。

摘  要: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一直是近年教学中关注的焦点。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内容和发展变化。一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源于社会存在,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具有历史继承性,既各成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这是其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为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涵养学生唯物史观,求教于方家。

关 键 词:历史继承性 中外历史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对独立性 唯物史观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物质交往 

分 类 号:G633.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