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宁市第三中学 [2]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2022年第10期48-50,共3页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基 金: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迷思概念转化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21B245)的研究成果。
摘 要: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一直是近年教学中关注的焦点。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内容和发展变化。一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源于社会存在,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具有历史继承性,既各成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这是其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为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涵养学生唯物史观,求教于方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