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春华
机构地区:[1]四川省金堂中学校
出 处:《教师博览(中旬刊)》2022年第12期45-47,共3页
摘 要:哲学中有这样经典的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我是谁”是对自我身份的追问;“我从哪里来”追溯的是源头,是出发的动因;“我将到哪里去”叩寻的是结果,是终极目标。而只有先回答了“我是谁”,才能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由此看来,对于身份的认同是最为重要的。那么,对于教师而言,“我是谁”的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我是“教师”。但我仅仅是“教师”吗?从职业的层面来看,的确如此,我是教师,我以教师作为职业来谋生。可是,“我”本身的存在却不容忽略,我首先是“我”,然后才是外界赋予“我”的身份。那么,在这个“我”的基础上,“教师”不能仅仅是个职业,还应该有个体的自我意义建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