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燃灯·擦星——教师专业成长的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春华 

机构地区:[1]四川省金堂中学校

出  处:《教师博览(中旬刊)》2022年第12期45-47,共3页

摘  要:哲学中有这样经典的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我是谁”是对自我身份的追问;“我从哪里来”追溯的是源头,是出发的动因;“我将到哪里去”叩寻的是结果,是终极目标。而只有先回答了“我是谁”,才能回答后面的两个问题。由此看来,对于身份的认同是最为重要的。那么,对于教师而言,“我是谁”的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我是“教师”。但我仅仅是“教师”吗?从职业的层面来看,的确如此,我是教师,我以教师作为职业来谋生。可是,“我”本身的存在却不容忽略,我首先是“我”,然后才是外界赋予“我”的身份。那么,在这个“我”的基础上,“教师”不能仅仅是个职业,还应该有个体的自我意义建构。

关 键 词:教师专业成长 身份认同 自我身份 意义建构 终极目标 职业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