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年第22期61-63,共3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摘 要:“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高中5个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重在培养学生建立认知模型,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1]。“基于‘电荷密度’认识碱土金属碳酸盐的分解温度”体现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思维方法,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碱土金属碳酸盐分解温度递变规律的理解。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对于“金属碳酸盐分解温度的差异原因和氢化物的酸碱性等递变规律”等问题没有进行整合研究,给出本质上共性的规律和模型。因此,笔者尝试基于“电荷密度”将这些问题进行串联,引导学生建立起从“电荷密度”视角来认识上述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