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34期17-21,84,共6页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基 金:2022年度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宁波市中高本一体化长学制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与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22-5-JY14,主持人:吕建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国际素养及其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BJA210099,主持人:王琪)。
摘 要: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是立法的逻辑起点。新《职教法》通过赋权增能保障职教学生权益,促进学生发展。赋权主要体现在,明确立法目的保障职教学生的受教育权,丰富实体权利完善职教学生的受教育权,补充教育救济避免职教学生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增能主要表现为,打破升学“天花板”满足职教学生的升学意愿,破除就业“出身论”,增强职教学生技能提升的动力,提升“获得感”激发职教学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新《职教法》的赋权增能对提升职教学生自我认同、激发主观能动性、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教育立法 新《职教法》 职教学生 受教育权 赋权增能
分 类 号:G710[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