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听评课表达走上协商轨道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谌凤山 

机构地区:[1]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教育研究室

出  处:《今日教育》2023年第2期64-67,共4页Education Today

摘  要:在听评课活动中,常常会出现矛盾与尴尬。其一是出于心理之因,在日常听评课活动中,众多教师纯粹是为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节次,抱着“为听课而听课”的应付心理,大多数教师对听评课采取敷衍态度,出工不出力,听而不评。其二是出于逐利之因,一些教师从狭隘的利益出发,认为听评课纯粹是为了帮助授课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不足,于己无利可言,因而很少关心、思考听评课蕴含的超越个人功利的普惠性,未曾想过这种听评课会给自己带来诸多无形的帮助,其积极性自然就大打折扣。

关 键 词:听评课 授课教师 个人功利 普惠性 改进课堂教学 听课 积极性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