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青年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苏祖祥[1] 

机构地区:[1]湖北仙桃中学

出  处:《师道(人文)》2023年第2期61-62,共2页

摘  要:我是一名工作未满六年的高中语文教师。我所在的普高,学生就业方向较为特殊,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成绩,因此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习能力都较弱。入职几年,自觉工作可谓尽力,教学效果就本校而言亦佳,但我对教学的深度不甚满意。若考虑实际学情,仅满足于知识的落实,则对学生思维发展与教师个人成长都并非益事;若在教学时设计思维梯度较高的任务,则学生对这些任务的参与度几乎为零,畏难情绪与思维惰性十分明显。

关 键 词:思维惰性 学生思维发展 语文素养 普高 就业方向 高中语文教师 个人成长 教学效果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