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社会重建的教育 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核心脉络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晓栋[1] 

机构地区:[1]中国美术学院

出  处:《新美术》2023年第1期180-190,共11页Journal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摘  要: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梁漱溟先生的社会活动与教育事业关系密切。但相较于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等同时代的教育家而言,他并不算一个典型的职业教育家。甚至教育事业本不是他投身社会活动的原初目的,只是在致力于社会改造的过程中走上了教育道路。梁漱溟的办学实践及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集中于从执教北大到创建“勉仁学系”这一阶段。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探索和建立期,同样也是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期。在此历史语境下,“教育”问题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问题,也不是“教育学”的问题;对教育问题的讨论和实践背后,实则是“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

关 键 词:职业教育家 晏阳初 陶行知 黄炎培 蔡元培 办学实践 梁漱溟 往何处去 

分 类 号:G40-092[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