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锐意进取——对“北京皮黄”到“京剧”演进历程的反思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薛雪[1] 

机构地区:[1]中国戏曲学院

出  处:《剧影月报》2023年第2期13-15,共3页Drama and Film Journal

摘  要:清代中叶,北京的戏曲舞台相当活跃,京腔、弋阳腔、秦腔、昆曲等地方戏曲竞相争艳,可谓诸腔竞奏。清末,西皮、二黄唱腔传入北京,其后在广泛吸收其他戏曲剧种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西皮、二黄唱腔为主的新剧种——京剧。京剧在形成过程中,一直秉承海纳百川、锐意进取、精益求精的传统,清末至民国在北京剧坛独占鳌头。近年,京剧在吸收借鉴方面很难再现当年开拓创新的精神,因此,重新反思京剧形成时期这段历史,对于京剧艺术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戏曲剧种 清代中叶 戏曲舞台 演进历程 二黄 新剧种 弋阳腔 皮黄 

分 类 号:J8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