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戏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唱腔京剧戏曲音乐谭鑫培唱腔音乐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京剧》《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中国戏剧》《剧影月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京剧《文昭关》“一轮明月照窗前”唱腔演变 以汪桂芬和杨宝森为研究对象
《中国戏剧》2025年第3期89-91,共3页薛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清末至民国时期京剧老生唱腔传承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3YX760134。
《文昭关》是一出京剧传统骨子老戏,又名《一夜须白》,取自古典名著《东周列国志》的故事“伍子青过昭关”。全剧唱做并重,尤以唱功见长,是老生行当的著名唱工戏,特别是“一轮明月照窗前”一段更是广为传唱。汪桂芬是过去演此剧最负盛...
关键词:汪桂芬 古典名著 杨宝森 文昭关 一轮明月 《东周列国志》 京剧 《文昭关》 
孙菊仙唱腔艺术研究
《中国戏剧》2024年第3期81-83,共3页薛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清末至民国时期京剧老生唱腔传承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3YJC760134。
在京剧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那些具有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精神的京剧艺人发挥着重要作用,京剧老生“后三杰”中的孙菊仙便是其中一位。他所创造的“孙派”是清末重要的老生流派之一,张次溪称他为“梨园宗匠”,他以“独异于流俗”的唱腔风格...
关键词:谭鑫培 汪桂芬 唱腔特点 孙菊仙 唱腔风格 京剧艺术 音响资料 张次溪 
20世纪20至40年代京剧老生唱腔旋律和板式创新研究
《中国京剧》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薛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末至民国时期京剧老生唱腔传承和发展研究》资助,立项编号:23YJC760134。
继谭鑫培之后,京剧逐渐进入鼎盛时期,其明显的标志是名家涌现、流派纷呈。这一时期“,四大名旦”脱颖而出,老生行当也是人才辈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相继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位老生演员,即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和马连良,他们对后...
关键词:京剧表演艺术 唱腔旋律 四大名旦 余叔岩 言菊朋 谭鑫培 高庆奎 京剧老生 
海纳百川 锐意进取——对“北京皮黄”到“京剧”演进历程的反思
《剧影月报》2023年第2期13-15,共3页薛雪 
清代中叶,北京的戏曲舞台相当活跃,京腔、弋阳腔、秦腔、昆曲等地方戏曲竞相争艳,可谓诸腔竞奏。清末,西皮、二黄唱腔传入北京,其后在广泛吸收其他戏曲剧种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西皮、二黄唱腔为主的新剧种——京剧。京剧在形成过...
关键词:戏曲剧种 清代中叶 戏曲舞台 演进历程 二黄 新剧种 弋阳腔 皮黄 
戏曲音乐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成效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2年第8期127-129,共3页薛雪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建立创新型社会需要大批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在戏曲音乐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的探索,以学科建设为先导,以师资建设为重点,...
关键词:戏曲音乐 人才培养 中国戏曲学院 
现代戏曲作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2年第5期148-151,共4页薛雪 
中国戏曲学院科研项目《戏曲音乐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的成果。
“戏以曲兴,戏以曲传”,戏曲音乐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状况关乎中国戏曲传承发展的命脉。中国戏曲学院戏曲作曲专业作为全国戏曲院校中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通过多年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的现代戏曲作曲人才培养模...
关键词:戏曲作曲 人才培养 探索实践 戏曲音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