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种

作品数:96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傅谨傅瑾李建军王淼王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吉剧
《戏剧文学》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吉剧是吉林省独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因其诞生于吉林省省会长春而得名。1959年,吉林省开始创建吉剧,进行新剧种的实验工作,1960年吉林省吉剧团正式成立。2021年5月24日,吉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
关键词:东北民歌 伴奏乐器 板腔体 吉剧 二人转 地方戏曲剧种 新剧种 
辽剧的前世和今生
《侨园》2024年第2期50-52,共3页叶立群 
辽剧是辽宁独有的新型地方戏曲剧种,现已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辽南地区的皮影戏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实验与革新,形成了既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有强烈时代风格的新剧种。在此,让我们了解...
关键词:辽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 地方戏曲剧种 新剧种 辽南地区 时代风格 地域特色 
海纳百川 锐意进取——对“北京皮黄”到“京剧”演进历程的反思
《剧影月报》2023年第2期13-15,共3页薛雪 
清代中叶,北京的戏曲舞台相当活跃,京腔、弋阳腔、秦腔、昆曲等地方戏曲竞相争艳,可谓诸腔竞奏。清末,西皮、二黄唱腔传入北京,其后在广泛吸收其他戏曲剧种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西皮、二黄唱腔为主的新剧种——京剧。京剧在形成过...
关键词:戏曲剧种 清代中叶 戏曲舞台 演进历程 二黄 新剧种 弋阳腔 皮黄 
吉二胡研发与吉剧剧种建设
《戏剧文学》2021年第8期130-132,共3页马越 
1959年吉剧诞生,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如宋振庭部长所说,吉剧的诞生是我省文艺史上的一件"大事",吉剧结束了吉林省没有自己地方剧种的历史。六十余年的吉剧史是剧种建设的历史,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倾注了吉剧人的心血。新剧种的...
关键词:地方剧种 伴奏乐器 吉剧 科技研究所 特色乐器 新剧种 文艺史 二胡 
看戏微录(七)
《戏剧文学》2021年第7期90-104,共15页王馗 
2018.3.26北京曲剧是1952年由老舍先生命名的新剧种,在此之前就以"新曲艺"的形式,摆脱了说唱大鼓曲书的单纯形态,杂糅单弦、大鼓等众多的说唱艺术而搬上舞台。当代新兴剧种常常被视作缺少生态认同的"人造"而遭到诟病和漠视,其实未必如此...
关键词:北京曲剧 艺术元素 新剧种 艺术样式 老舍先生 说唱艺术 未必如此 新曲艺 
黄梅戏起源
《黄梅戏艺术》2021年第2期80-83,共4页 
第四节安庆民间艺术与黄梅戏的形成众多描述黄梅戏生成之初是因为湖北采茶调传入安徽后引发作用的论著,观点基本相近,大多接受了灾民传唱而后催生出新剧种的说法。这种单一诱因是必须假定当时的安庆地区民间音乐是处于沙漠化状态的。而...
关键词:黄梅戏 民间音乐 采茶调 新剧种 安庆地区 民间艺术 黄梅县 灾民 
互联网时代下吉剧的新生与反思——评《中华大IP:互联网时代传统戏曲的新生与反思》被引量:2
《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8期115-115,共1页刘疆昕 
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剧艺术创意产品设计研究》成果(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417号)。
吉剧是东北的传统剧种之一,流行吉林省各地以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区,是建国后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剧种,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的综合体制。众所周知,二人转在东北乃至全国可谓风靡一时,丰富了人们的精神...
关键词:二人转 传统戏曲 板腔体 吉剧 新剧种 互联网时代 二十世纪早期 黑龙江 
跨民族新剧种——漫瀚剧的成长观察被引量:1
《中国戏剧》2020年第8期73-74,共2页姜晓芳 
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成为孕育我国新兴戏曲剧种的大省,其重要成果就是诞生了蒙古剧和漫瀚剧这样的民族新剧种双璧。相对而言,漫瀚剧更显年轻,它是迄今为止我国从政府层面承认的最后一个剧种。(1)传统民族戏曲剧种多在自然生长的过程中...
关键词:漫瀚剧 戏曲剧种 新剧种 历史局限 跨民族 戏剧化 蒙古剧 政府层面 
解构主义视域下漫瀚剧唱腔音乐的建构与分析被引量:2
《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4期118-129,共12页李建军 
漫瀚剧是中国迄今最后一个被政府正式命名的戏曲新剧种,其唱腔音乐的建构受到二人台以及内蒙古西部其他民间音乐形式的深刻影响。宏观来看漫瀚剧唱腔音乐的建构过程是通过建立一种文化秩序来完成的,但在发展中这种秩序又被不断打破,这...
关键词:漫瀚剧 解构主义 戏曲唱腔 新剧种 二人台 
以唱带说,代代相传--评紫阳民歌剧《茶山情》被引量:1
《长安学刊》2020年第2期127-128,共2页唐凯 
紫阳民歌剧《王二嫁嫂》自面世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60至70年代,全县共创作50余个民歌剧,奠定了紫阳民歌剧正式列人地方新剧种的基础,随后由于种种因素制约,紫阳民歌剧的传承发展出现缺乏优秀主创人才、演出队伍薄弱等诸多问题,进人一个...
关键词:紫阳民歌剧 主创 新剧种 《嫁嫂》 轰动效应 传承发展 衰落期 茶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