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尹丹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对联》2022年第2期21-23,共3页Couplets
基 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资助课题“小学生近体诗创作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8BJC04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对联是我国璀璨文苑中的一颗明珠。它集赋、诗、词、曲特性于一身,取材广泛,内涵深刻。学习对联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也是弘扬国粹的具体表现。然而,目前国内对联教学主要集中在中学阶段,并且也只是粗粗涉及。尤其是对联创作知识,对于中学生,我们可以用成人化的思维体系和教学思路来传授,而对于小学生,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他们是不会“买账”的。因此,作为师者的我在对联创作教学中上下求索,摸索出了一点行之有效的小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