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认同视阈下的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以“明清易代史事”书写为中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宁[1] 管庆鹏 

机构地区:[1]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海西宁810001

出  处:《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47-51,共5页Journal of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民国是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建构和传播民族认同观念的重要渠道。南京国民政府的历史教科书编写主要从明朝的衰落、清朝的勃兴、清初内政、清初扩疆等方面阐释明清易代的史事,它具有构建民族认同的特定需求。除带有民族主义情绪的宣泄外,这种特定需求还反映了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同化论和以中华民族为中心的民族主义共生的现象。然而,这种现象看似相互矛盾,实则并不相悖,它是近代中华民族认同形成过程中不成熟的反映。

关 键 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中学历史教科书 明清易代 民族认同 

分 类 号:K26[历史地理—历史学] G40-09[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