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反思性”途径下的地理学科科学本质观教学——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承熙 李业健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中学

出  处:《中小学教材教学》2023年第7期41-46,共6页Teaching Materials and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摘  要:科学是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底色,是地理课程的重要课程性质,也是地理知识的共通性育人要求。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本质问题的认识,与隐性途径相比,“显性—反思性”教学途径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引入适合学生水平的哲学问题作为教学的显性主题、提炼科学史中的科学本质资源作为主线组织教学素材、用反思性话语转变认识论角度等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课为例,以科学知识的暂定性为教学逻辑线索,以“猜想与反驳”为教学主题,应用上述教学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显性—反思性教学 科学本质观 中学地理教学 科学教育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