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致礼版《傲慢与偏见》看译者与作者的思维对接  

On the Convergence of Thinking between the Interpreter and the Author-an Analysis of Sun Zhili's Chinese Version Pride and Prejudi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金萍[1] 李朝[2] LIU Jinping;LI Chao

机构地区:[1]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2]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  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56-161,共6页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宿州学院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路探讨”(szxy2020ksiy05);宿州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通专融合’背景下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Szxy2021xtjy03);宿州学院专业带头人项目“英语”(2019XJZY21);宿州学院团队项目“语言学团队”(2021wgykytd02)。

摘  要: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形式、语言结构的相互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不同思维模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心理及实践活动。因此,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使自己的思维模式无限地接近作者的思维模式,以此传达出译作的异域特点。以《傲慢与偏见》为例,从不同角度分析译者与作者思维,探索翻译过程中译者与作者思维对接对译作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 键 词:《傲慢与偏见》 思维 翻译 对接 

分 类 号:I04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