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乐趣、志趣,搭好孩子成长的“三阶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单志艳[1] 

机构地区:[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  处:《教育家》2023年第41期12-14,共3页Educator

摘  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社会功利化思想影响,家庭教育重分数轻素质,父母包办代替、过度控制等行为大行其道,学校教育也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化时代大生产模式的教育形式——标准化课堂、统一教材、统一考试、标准答案……灌输式教育、机械式学习在很多学校仍是主流。在教育目标上,重成才轻成人,忽视个体人格培养和全面发展;在教育行为上,重结果轻过程,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在教育评价上,重成绩轻能力,过度强调分数和排名。这样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和发展兴趣的机会。因此,就有了“真的就没有让人发自内心想钻研的吗”的“颜宁之问”。

关 键 词:灌输式教育 包办代替 家庭教育 工业化时代 个体人格 标准答案 好孩子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