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志艳

作品数:58被引量:37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家庭教育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孩子自我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教育学术月刊》《教师发展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让“教联体”真联真建设 为协同育人搭建全方位平台
《中国民族教育》2025年第4期24-27,共4页单志艳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2024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关键词:家校社协同育人 教联体 中小学生 
建设民主型家庭,培养儿童独立人格
《教育家》2024年第11期18-19,共2页单志艳 
亲子关系是每个人来到世界上的第一段人际关系,其质量对个人人格发展非常重要。亲子关系不和谐,会影响个人的其他社会关系。因此,构建积极健康的亲子关系对个体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和谐至关重要。但自秦汉起,我国封建社会就确立了以“三纲...
关键词:培养儿童 伦理纲常 三纲五常 个人人格 家庭和谐 亲子关系 独立人格 人际关系 
兴趣、乐趣、志趣,搭好孩子成长的“三阶梯”
《教育家》2023年第41期12-14,共3页单志艳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社会功利化思想影响,家庭教育重分数轻素质,父母包办代替、过度控制等行为大行其道,学校教育也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化时代大生产模式的教育形式——标准化课堂、统一教材、统一考试、标准答案……灌输式教育、机械式学...
关键词:灌输式教育 包办代替 家庭教育 工业化时代 个体人格 标准答案 好孩子 
人生自主童年始
《人民教育》2022年第20期33-35,共3页单志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1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所级个人项目“家校协同育人优秀案例评价研究”(GYJ2021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替孩子做决定时,中国父母常常会说“爸爸妈妈是为你好”“你必须听爸妈的”。这看似是无私的理由,却显示出父母忽视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以爱的名义来包装自己的控制欲,剥夺孩子的自由选择权。“听话教育”一直都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
关键词:农耕文明 生存技能 自由选择权 年长者 父母权威 传统家庭教育 听话教育 后喻文化时代 
家长自我教育,孩子自主成长——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
《教育家》2022年第16期8-10,共3页单志艳 
教育始于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所以,家庭教育不仅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同时也是家长的自我教育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首先进行自我教育的父母,就谈不上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因此,...
关键词:家庭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自我教育 自主成长 成长型思维 第一任老师 孩子健康成长 先受教育 
父母教养方式和生活事件对个体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16-21,共6页单志艳 汪卫东 吕学玉 李桂侠 张锦花 冯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1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家校协同育人优秀案例评价研究”(GYJ2021019)。
临床心理治疗实践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影响个体性发展,同时个体性发展和生活事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运用《汪卫东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的个体性发展分量表、父母教养方式分量表、生活事件分量表对29省2450位25岁以上成人施测,...
关键词:个体人格发展 性发展 父母教养方式 生活事件 非递归模型 
新时代家校共育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被引量:3
《中国德育》2021年第12期28-32,共5页单志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委托项目“基于抗疫背景的中小学家校共育改革研究”(GYA2020001)研究成果。
当前家庭教育问题频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功利化导致家庭教育异化、家庭教育管理归口不统一、家庭教育指导不足。明确家校共育中学校和家庭各自权利、职责、地位和作用,改变家庭教育学校化倾向,是制定家校共育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新时代家校...
关键词:新时代 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 政策 
家校社合作育人协同机制初探被引量:10
《少年儿童研究》2021年第2期66-72,共7页单志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个人项目“家校社合作育人的体制机制研究”(课题编号:GYJ2020008)的研究成果。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回归广义的教育,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建立家校社合作育人的协同机制就是树立大教育观,突破原有学校教育的框架,将社会、家庭教育纳入教育政策设计,是教育思想、培养模式、体制机制的根本转变。...
关键词:家庭 学校 社会 合作育人 机制 
少子化时代家校共育的制度设计被引量:17
《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22-26,共5页单志艳 
少子化是人口转变不断推进产生的一个人口学结果。受限制性生育政策以及现代化因素的双重影响,中国人口生育水平、少儿人口规模以及少儿人口比重下降显著,人口少子化整体发展速度较快,且"未富先少"特征极其明显。同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
关键词:家校共育 立德树人 大教育系统 高质量教育 教育资源 少儿人口 少子化 人才培养 
家校共育的权责边界被引量:27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1-8,共8页单志艳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项目“基于抗疫背景的中小学家校共育改革研究”(GYA2020001)。
家校共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责边界主要指两者在学生教育中的权利和责任。因现实中经常发生两者的缺位、越位、错位和退位现象,为确保家校共育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责统一,首先必须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
关键词:家校共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