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
出 处:《四川蚕业》2023年第3期30-35,共6页
基 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22NSFSC1653);南充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1GXJS0002);四川省现代农业学科建设推进工程项目(2021XKJS097);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18-SYZ19)。
摘 要:研究桑果酒酿造过程中不同降酸方法对桑果酒降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降酸效果是化学降酸>生物降酸>物理降酸。对桑果汁进行化学降酸会影响桑果酒的发酵,但对发酵结束后桑果酒各指标的影响不大;对桑果酒进行化学降酸,降酸后可滴定酸含量与降酸剂加入量呈线性关系(R^(2)=0.9964);对生物降酸影响较大的是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最大降酸率达15.89%;物理降酸对桑果酒可滴定酸的影响较小,降酸率最高达4.49%。3种降酸方法都改变了桑果酒的风味,感官评定表明生物降酸的桑果酒具有良好的风味,而物理降酸、化学降酸的桑果酒的风味欠佳。
分 类 号:TS262.7[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19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