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汤黎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1期11-14,共4页
摘 要:《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文章,相关解析论文难以计数,精彩处自然不容抹杀,但也有不尽准确和陈陈相因之弊。其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忽视该文乃是一篇节选文,而未将其置于《项羽本纪》全文的系统之中去观照,从而使结论不尽准确和贴切;二是没有吸收古代文章学的理论智慧和相关研究成果,以致使对该文的现代解读还存在诸多盲点和有待深入之处。若采用中国古代文章学的视角与理论,则可以看到,《鸿门宴》的主旨乃在说明项羽在楚汉之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其专恃暴力、不修仁义的作风,而不是其刚愎自用、少谋寡断的性格;由此观点出发,文中的某些具体情节安排可以得到崭新、深入的认识。《鸿门宴》的文章学解读,启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有必要适当关注和借鉴中国古代文章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工作一样,也是当前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这一系统工程的内在要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8